《我与地坛(节选)》教学中的自我表达分析
毛士文
散文研究者刘锡庆说:“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聚焦散文中的“自我”,就抓住了散文的灵魂。《我与地坛(节选)》是一篇极具自我色彩的哲理散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我”眼中的自然界、“我”对事和人的思考、“我”的语言表达,就能由表及里地探究出这篇哲理散文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一、物皆著“我”之情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哲理散文创作中,作者往往借助形象或意象抒发情感并传递哲思,因而解读这些形象或意象以理解其中的情思哲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基于文本情境,通过分析“我”眼中物的特点探究文本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