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历史解释的史料学意义——以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为例
姚百慧
在对历史的编纂与书写中,虽然基本的历史事实不容否定,但对于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却可有多种解释。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先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对于投弹的原因,历史学家基于不同论证逻辑,利用史料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对投掷决策以及行为案例的研究,呈现出观点各异的学术成果。基于对现有研究的分析,至少存在三种模式,即理性行为体模式、组织行为模式、政府政治模式。单一的历史解释在史料收集、史料信息提取、梳理零散史料等方面有其贡献,但对同一史事的多重历史解释还有更多的史料学价值。它们能够展示出复杂史事的不同侧面,因而有助于后继的研究者选择更加具有价值的切入点;同时,从基于不同侧面对历史的多重解释,能够进一步诠释史料的价值,从而对史料的意义进行更多的发掘。多重历史解释现象的存在还提醒研究者,必须从总体上利用史料,而不是只挑选那些符合自己观点的史料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