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驱动·细读·联想:指向深度学习的古诗教学三个支点

童志斌 袁睿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深度学习,是一种区别于机械学习与浅层学习的高水平认知学习模式。何玲、黎加厚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建立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1]钟启泉则在内涵上区分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指出深度学习是寻求意义与知识、经验的链接,探讨共同的范式与原理,琢磨证据的检验与讨论的批判性,认识自我理解的水准;而浅层学习是作为碎片化知识的记忆与再现,意味着无意义、无目的的学习。[2]在古诗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意味着需要有效整合古诗文本信息,营造诗意氛围,训练学生品读与联想的能力,真正实现知识“从无到有”的建构过程。因此,将“驱动·细读·联想”作为古诗教学的三个支点,可以避免低效的浅层学习,帮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沉潜于文字之中,体悟语词所营造的情境。
【栏 目】 教学_听课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学习》2024年01期 第52-57页 (共6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童志斌,袁睿,. 驱动·细读·联想:指向深度学习的古诗教学三个支点[J]. 语文学习 . 2025(01): 52-57.

PDF在线阅读

《驱动·细读·联想:指向深度学习的古诗教学三个支点》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