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化仿写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与教学路径
李传贵
故事化仿写引进生动的叙事学理论,与仿写活动达成融合,产生系统化、具体化、可建构性和社会互动性等新内涵,具有真实性、感染性和诗意化等新特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言语追求和文化立场,在教学中以“文本接受—教学行为—组织表达”为逻辑基础,通过多要素、系统化链接,实现创生与融通的写作教学革新价值,落实从内外语言转化到读写融合,旨在改善当下仿写中信息、观点与情感沟通不足的状况。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