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价值和超时空价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教学着眼点
徐樑 洪雨若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或许都会发现,在中学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最难教的或许并不是那些充满典故、文字难解的作品,而是初看之下似乎一读就懂的作品。例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教师在备课时就颇难着手。因为学生很容易在初读之时就认为自己读懂了其中的情感,即苏轼通过此词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即使如此,一些教师为了使课堂能够在提问中推进,仍然会假设学生在某处会遇到阅读障碍,例如“苏轼看到的是怎样的妻子”“哪些地方的表达不合常理”之类的问题。但事实上,这些问题或是学生不必深入思考就可以说出答案,或是提问本身就不符合阅读的自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