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融合”与多边对话的立体课堂构建——于漪《卖油翁》课例研习
王春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特点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人文性,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开展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营造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分享、敢于质疑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建立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营造乐学、好学的课堂氛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求效率、教知识,课堂基本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机会,难以形成有效的师生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有限,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学生对文本缺乏深入理解;教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缺少客观的评价,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