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实情境 理解意义本质——《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设计(二)
萧恩颖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4页。【教前思考】一、基于概念本质,关注全面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是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本质理解。教师设计探究任务,引导学生用画图等方式表征同一场景中的±2,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生活意义,即“负数与正数是意义相反的量”。在探究“足球赛净胜球能不能同时用±2表示”问题中,引导学生理解:进球数减失球数的结果,可以用正数也可以用负数表示,从而理解“负数在减法运算的封闭性中产生”。通过对不同场景中0的含义进行对比沟通,进一步理解0的新意义,即“0的分界作用”。层层深入,建立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较为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