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倪海霞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

一、教学目标1.沉浸文本,理解王羲之对生命的思考。2.“痛”与“悲”中感受作者的生命觉醒。二、教学重难点对“痛”和“悲”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信可乐也”,因何而“乐”?(1)山水之乐:触处生春,俯仰之间,仿佛灵魂来往于天地宇宙,生命万物的品类、宇宙空间的宏伟、山水情志的清幽,无不纳于眼底,精神空间广阔。——可见幽雅宏阔的自然山水和精神世界。(2)畅咏之乐:无丝竹管弦,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不是来自物质,甚至不需要音乐的助兴、点缀,而是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活动和情感交流。——可见真实有深度的生命交流。(3)体悟之乐: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在人生快乐的体验中连时间的流逝都忘却了。——可见充分的生命体验感知。
【栏 目】 教学_教学设计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中学语文》2024年36期 第77-78页 (共2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倪海霞,. 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教学设计[J]. 中学语文 . 2024(36): 77-78.

PDF在线阅读

《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