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科学精神的考古学与高中历史教学融合研究
樊世文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方面,科学精神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1]历史作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培养中学生科学精神,既是学科任务,也是党和国家给与的时代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考古学与科学技术融合,使用碳14测年、稳定同位素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发展了物理考古、农业考古、生物考古等分支学科,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