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读《石钟山记》的几点疑问

谢嗣极

再读苏轼《石钟山记》,仍有如下疑问:“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其一,教材及我看到的其他选本,都未给这句话加引号,而“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则加了引号,这是否意味着,句读者认为,苏轼是间接引用?其二,“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质疑的是郦道元所述石钟山发声的原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质疑的是李渤所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按文理,苏轼对二人的质疑,指向应该一致。如果我们能从《水经注》中查到郦道元的原话是“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以是名之曰‘石钟山’”,或者有类似意思句子,上述疑问便解决了。经检索《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未查到相关的句子,而李渤《辨石钟山记》的引文是“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
【栏 目】 教学_备课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语文学习》2025年01期 第52-53页 (共2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谢嗣极,. 读《石钟山记》的几点疑问[J]. 语文学习 . 2025(01): 52-53.

PDF在线阅读

《读《石钟山记》的几点疑问》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