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 问题引领 类比建构
蒋文涛
本节“反比例函数章首课”的教学大胆创新,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结合教学视频,从课例观看前、课例观看时、课例观看后三个方面进行评析,与同仁交流探讨。1课例观看前,研究内容为了深入领会执教者的设计意图,笔者仔细研读课标要求和多版本教材(北师大版、人教版、苏科版、浙教版),通过对比发现这四个版本教材虽然对反比例函数这一单元的内容安排顺序、课时数有差异(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安排在九年级,课时数分别为4课时和3课时,苏科版和浙教版安排在八年级下册,课时数分别是3课时和5课时),但是研究方法和内容逻辑结构具有一致性,即实际情境(理解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建立模型(探究函数关系,下定义明确研究对象)→解释模型(探究函数图像和性质解决问题)→应用模型(用函数模型解释现实问题)[1]。
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