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的显著特点之一,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要改变传统“坐而论道”教学方式就必须不忘本源初心,通过实践实现价值引领。在实践中让学生领略“好奇”,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欣赏”;寻觅本真视角,通过实践实现学科纵横贯通。在实践中破解思政教学实施路径狭窄困境,开展跨学科协同育人。克服大中小学思政教学通道脱节难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回归本位方式,通过项目实施达成课堂实效。项目式学习是落实学科实践的重要方式和重要途径,能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只有让实践在思政课程中真实发生,思政课堂内容才愈发丰富、形式才愈发多样,学生也才能真正开阔眼界、增长学识、陶冶情操。
摘要:将高中思政课综合性置于“大思政课”视域之下进行研究,是善用“大思政课”之举。思政课的综合性需要生活融入凸显目标的综合性,让思政课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知识融聚落实内容的综合性,努力完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应用,建构有意义的知识;实践融会践行方法的综合性,用实践撬动传统坐而论道的教学方式,做中启迪学生、行中唤醒学生、例中熏陶学生、情中感化学生;学科融合构建领域的综合性,坚持学科育人立场的同时,开展跨学科协同教学设计和实施;学段融通关注层级的综合性,将不同层级有效连接,保持整体融通的状态。由此,大中小学从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到一体化设计。
摘要: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增强其思想性是新时代课程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上出有灵魂的思政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塑造,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学深悟透,筑牢信仰之基,做到真心钻研教材、真情渲染课堂、真理打动学生、真挚打磨方法;慎思明辨,把稳思想之舵,做到精创情境、精研辩题、精选形式、精营氛围、精分策略;知行合一,补足精神之“钙”,做到凸显因势而动的思想活力、凸显因事而动的思想威力、凸显因时而动的思想魅力。
摘要:思政课是一门特殊课程,其特殊性简而言之具有浓厚而鲜明的政治性,讲政治由思政课的性质决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思政课最大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但在教学过程中两者经常分离。思政课讲政治需要做到:讲信仰,让思政课有根有魂。坚持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立足人民至上,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明政理,让思政课有理有据,坚持在切中肯綮中把政理讲深、在慎思明辨中把政理讲透、在学思悟践中把政理讲活;重政教,让思政课有情有义,坚决避免“填鸭说教”“一蹴而就”“自说自话”。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