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运动变换 形成空间观念
袁赛霞
“空间观念”主要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空间观念主要表现为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位置关系;感知并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袁赛霞名师工作室立足数学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对空间观念的形成展开研究,形成如下成果。数学课程标准把原来“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整合为“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空间观念。小学生空间观念的表现,主要是在所学几何形体的现实原型、几何图形与它们的概念及特征之间建立起可逆的“刺激—反应(联想)”。空间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结合各学段目标分层设计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教学提示”合理安排教学,采用多种策略逐步落实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