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发表时间
-

学习支架促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发展——以“10以内的加减趣味运算”教学为例

王晓昭

贵州省安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数学过程性能力是在问题情境中理解数量关系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联系与迁移、推理和验证、表征与交流等综合能力。如何为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呢?一、设置游戏情境支架,引发自主探究大班幼儿已经具备按群数数的能力和5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力,教师可以据此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执教“10以内的加减趣味运算”前,笔者引导幼儿进行“我们一起来碰5”的运算游戏,以回顾数字5的不同组合方法。游戏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牌面数字是1~4的扑克牌,让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比赛,哪个队在规定时间内碰的5多,哪个队获胜。真实有趣的游戏情境激发了幼儿的探究热情。此外,笔者还通过调整扑克牌的种类、数量以及游戏规则,逐步提升游戏的难度,凸显教学的层次性和进阶性。
【栏 目】 实践_教海寻理
【分 类】 基础教育
【出 处】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年03期 第92-93页 (共2页)

相关文献

导出/参考文献
[1]王晓昭,. 学习支架促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发展——以“10以内的加减趣味运算”教学为例[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2025(03): 92-93.

PDF在线阅读

《学习支架促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发展——以“10以内的加减趣味运算”教学为例》

价格:0.00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道然科技

sasa 互知学术
sasa 全科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