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线投稿
在线选题
学者主页
学术机构
互知阅读
教研活动
开通VIP
登陆
浏览历史>
收藏>
个人中心>
全部
期刊
文献
标题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栏目
基金
文献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包含全部检索词
包含精确检索词
包含至少一个检索词
作者
出版物
期刊
文献
发表时间
-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文献量:26
下载量:0
被引数:0
所在地区:广东广州
所属分类:科研类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卫路14号
官方网址:
gdae.gdedu.gov.cn
简介: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于2011年5月25日经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是广东省教育厅管理的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副厅级。围绕全省教育中心工作,以服务教育决策、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引导教育舆论为基本职能定位,加强教育战略研究、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以及教育评估、教育质量监测、教育舆论引导,为打造中国南方先进教育思想理论形成与实践高地作出重要贡献。
文献统计: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01 初中语文考试命题语料的选择标准
作者:
冯善亮
杨和平
机构: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期刊
《语文学习》
2024年07期
68-73 ,共6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语文试题大多以语料为基础,尤其是阅读试题,语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命题的质量。因此,合理选编试卷语料是语文命题的基础性工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提出:“命题材料的选取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特点。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2 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流动逻辑和推进路径
作者:
傅湘龙
席梅红
万小羽
机构: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评估室
期刊
《教育科学研究》
2024年08期
91-96 ,共6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是推进区域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重点要了解其系统逻辑,疏通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城乡学校共同体是在区域统筹的融合办学模式下,以乡镇“三所学校”为重点,以“1+1+N”为组织形式,建成互联互通的区域城乡教育网络。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遵循系统的流动逻辑,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县城优质教育为载体,从县域视角关注城乡教育整体联动。城乡学校共同体重塑县域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格局,通过师资同盘、学生共育、技术赋能、教研引领等实践推动,真正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共建共享城乡优质资源,实现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支撑。
关键词:
城乡学校共同体;流动逻辑;县域统筹;融合发展;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3 “模型认知”素养:内涵与教学进路——以“电解原理的应用”为例
作者:
程俊
兰建祥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
期刊
《化学教学》
2024年03期
29-32+61 ,共5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模型认知”素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辨析模型的概念与分类、“模型认知”的内涵与“模型认知”素养水平,以一节电化学优质展示课为案例,提炼并阐释发展“模型认知”素养的进程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
模型认知;模型;电化学;电解;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4 在朴素的课堂开展有效的教学——由中学历史常态课引发的思考
作者:
陈家运
机构: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11期
59-62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中学历史常态课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追求和根本内涵,始终恪守学生本位,通过在朴素的课堂开展有效的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优先用好教材资源,有效创设历史情境,确保教学评有机贯通,以此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让学习真正发生,进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常态课;有效教学;朴素课堂;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5 中学历史学科实践的逻辑起点、内涵理解以及关键问题
作者:
陈家运
机构: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01期
11-13+10 ,共4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及《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学科实践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推进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重要路径之一。虽然关于实践学习的探索由来已久,并且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试图梳理中学历史学科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内涵,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6 地理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施美彬
黄伟
马懿宁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行知书院
中山纪念中学
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2024年08期
144-148 ,共5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一、地理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地理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先由教师提供一些关键素材来构建一个环境,然后,再由学生组建团队在此环境里通过解决一个开放式问题的经历来学习。地理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聚焦学生探索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包括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计划项目以及控制项目的实施、如何加强小组沟通和合作等。本研究围绕课程理念、育人目标、探究主题、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和评价指标进行整体构建,以适应21世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7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深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作者:
罗永华
阳程
机构: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
广州市南武中学
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2024年03期
126-133 ,共8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深度教学评价以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和促进深度学习为目标,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聚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三个阶段,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等评价主体,充分发挥评价的促教、促学功能,促使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以实现。通过建构指标体系,教师可以利用一系列评价表促使学习活动围绕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系统生成、整体推进,从而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深度教学;教学评价;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8 基于纸笔与实验操作双维度测试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探讨
作者:
吴思远
胡振欢
余耿华
机构:
中山市桂山中学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期刊
《物理教学》
2024年05期
20-23+19 ,共5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文章探讨了纸笔测试与实验操作双维度测试评价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可行性,给出评价方案,设计考试流程并实施,最终分析双维度测试结果。
关键词:
双维度测试;科学探究;能力要素;评价;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09 初中语文考试命题语料的组合
作者:
杨和平
冯善亮
机构: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30期
75-77 ,共3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更优的命题语料组合有助于形成更大的命题空间,考查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命题语料的组合:一则需要权衡文本数量、类型及来源,确保试卷既反映社会生活面貌,又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和效度。二则需要精选主题、题材、人物等作为组合线索,串联起整份试卷或测试板块的若干语料。三则需要采用并列式、渐进式、偏正式、混合式等常用模式优化语料组合,体现语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命题语料;组合;要素;线索;模式;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10 单元整体教学:指向课程内容结构化
作者:
章新其
朱于国
冯善亮
段承校
刘颖异
俞璐
机构: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02期
14-18 ,共5页
阅读
下载
引用
摘要:2023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联合主办了“单元整体教学”专题研究暨第三届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术共同体交流活动。主题论坛围绕“单元整体教学:指向课程内容结构化”展开,六位专家阐述了各自见解,其中不乏观点的交锋。现将论坛部分发言实录如下,以飨读者。
阅读量:0
下载量:0
被引数:0
«
1
2
»
导出/参考文献 (
0
)
点击复制
PDF在线阅读
价格:
0.00
元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支付
同领域学术机构
中国教育学会
文献量:36
陕西省教育学会
文献量:0
重庆市教育学会
文献量:0
深圳市教育学会
文献量:0
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
文献量:0
吉林省教育学会
文献量:0
广州教育学会
文献量:0
江苏省教育学会
文献量:1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
文献量:0
四川省教育学会
文献量:0
同地区学术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文献量:28
广州教育学会
文献量:0
广东教育学会
文献量:0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文献量:12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1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文献量:0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文献量:0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文献量:5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文献量:1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量:3
关于我们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PDF在线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5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
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
服务热线
400-181-3113
在线咨询
点击立即咨询客服
刊社入口
点击前往刊社入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