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过程,探寻建构新知的途径
孙晓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充分调动他们的自觉性,拓展学习空间,从而探寻出知识建构的新途径,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在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上,一位教师讲了“时、分的认识”一课,在具体讲到“分”的概念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分钟有多长呢?”有的学生回答:“1分钟的长度就是一个钟面。”有的学生回答:“一分钟有小猫的尾巴那么长。”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去应对。但是仔细地分析学生的回答后,我们会发现学生将时间跨度的“长”和物体长短的“长”的概念混淆,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生活中的钟表面得出“一分钟有多长”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