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与实践限度
|
吴支奎
刘威
|
课程.教材.教法
|
课程研究
|
2024年07期 |
0 |
0 |
|
|
中国特色教育学教材体系:价值意蕴、逻辑依循与建构路径
|
李卯
刘立德
|
课程.教材.教法
|
教材研究
|
2024年06期 |
0 |
0 |
|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问题驱动式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
程思
徐忠东
毕明庚
|
中学生物教学
|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_教学研究
|
2024年05期 |
0 |
0 |
|
|
教师课程领导:困境与突破
|
范雨欣
|
教育视界
|
智识_深度解读
|
2023年09期 |
520 |
0 |
|
|
“市民化”进程中乡城迁移家庭的子女教育困境
|
戴红宇
|
当代教育科学
|
乡村教育
|
2022年03期 |
510 |
0 |
|
|
农村教育“内卷化”:一个虚假而危险的命题
|
戴红宇
|
当代教育科学
|
乡村教育
|
2022年05期 |
518 |
0 |
|
|
从知识崇拜到意义生成:学生学业评价新解
|
朱丽桢
段兆兵
|
当代教育科学
|
课程与教学
|
2022年05期 |
536 |
0 |
|
|
由知识通达思维:融入发生建构思想的教学设计
|
白倩
|
当代教育科学
|
课程与教学
|
2022年05期 |
459 |
0 |
|
|
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话语的资源、逻辑及其功能实现
|
段兆兵
顾宇涵
|
当代教育科学
|
课程与教学
|
2022年06期 |
502 |
0 |
|
|
让学习有效通达深处——深度学习的相对性、条件性及引导策略
|
段兆兵
|
当代教育科学
|
课程与教学
|
2022年10期 |
469 |
0 |
|
|
论教学关系中的身体参演
|
朱丽桢
|
当代教育科学
|
课程与教学
|
2022年11期 |
464 |
0 |
|
|
道亦弘人:基础教育高质量课堂建设的伦理旨趣
|
顾宇涵
|
当代教育科学
|
课程与教学
|
2023年02期 |
484 |
0 |
|
|
基于高质量: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现代性的多维镜鉴
|
段兆兵
|
当代教育科学
|
专稿
|
2023年02期 |
501 |
0 |
|
|
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要素与推进路径
|
张迪
聂竹明
|
当代教育科学
|
决策参考
|
2023年04期 |
529 |
0 |
|
|
县域普通高中教师流失及其治理——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
|
郑梦娜
阮成武
|
当代教育科学
|
决策参考
|
2023年05期 |
492 |
0 |
|